科技日報記者 周思同 王飛
一顆種子要經歷些什么,才能成為餐桌上合格的食材?
面對這個問題,人們心中的答案往往是播種與澆灌。但在生物育種技術不斷發(fā)展的今天,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包含著許多科技奧妙。
11月23日,科技日報記者跟隨“高質量發(fā)展調研行”湖南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長沙岳麓區(qū)的華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華智生物),現場目睹了生物育種的各種“黑科技”正在加速種質創(chuàng)新的步伐。
小芯片破解基因大奧秘
生物育種的第一步,要從基因開始。
“我們一般會首先對各個物種的基因進行測序,篩選其中的優(yōu)質基因并進行應用。比如針對農作物的種子,我們要從中選取能讓種出來的作物粒大、株高、少生病的基因,將之組合起來,從而選育出我們想要的多基因多優(yōu)質表型組合的個體?!?/p>
華智生物分子育種技術智創(chuàng)中心研究員李樂介紹,過去由于技術所限,測序選育的過程十分緩慢。而今,在新型技術的幫助下,這一過程的效率大大提升。其中,利用基因芯片輔助基因分型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。
“基因型分型工作需要通過綜合表現評估。以牛為例,它體內可能包含8—10萬個基因,如此龐大的數量下想要完成分型,就需要將生物的探針堿基用光刻機刻在硅晶板上,制成‘芯片’,以此達成快速、精準的篩選。”李樂介紹。
在華智生物的研發(fā)實驗室內,記者看到了一塊傳統的固相芯片:它看上去只有巴掌大,但其中卻包含了數萬個探針,一次便能檢測五到六萬個位點。
李樂介紹,固相芯片工藝精密高深,價格一度居高不下。為更好地應對育種科研單位及企業(yè)的需求,我國近年來投入了大量研發(fā)資源,在傳統固相芯片的基礎上,開發(fā)了多層擴充和靶向捕獲兩項技術。由于這兩項技術可在液體環(huán)境下實現,mGPS、cGPS液相芯片便應運而生。
“與傳統固相芯片相比,液相芯片的數據一致性可達到99.5%,而價格只有前者的40%—50%,甚至更低?!崩顦繁硎?,目前,我國已開發(fā)了140余款液相芯片,布局了60余個物種,實現了技術工藝國產化,為廣大育種家和科研工作者提供用得好、用得起、精準高效的基因型分型服務。
自動化構筑種子存儲“魔力盒”
要得到好品種,不僅要能選,還要能儲藏。
在華智生物展示區(qū),一個自動化、信息化的智能種質休眠艙十分引人注目。操作人員只需要在屏幕上輕輕點擊,便可對庫內各項數據進行實時監(jiān)控,其還具備貨架管理、種質管理、設備管理等功能。
據了解,種質休眠艙適合各種農作物種子的中長期貯藏,目的是建立種子庫,保護種質資源,穩(wěn)步推進種子管理和研發(fā)選育工作。
華智生物智造技術負責人張淑君介紹,這個智能種質休眠艙長11.5米,寬3米,高3.6米,存放有234個存放單位,能對種子進行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社會化存儲。“通過無人作業(yè)、集中存儲、智能管理的方式,這個種質休眠艙能夠實現多類作物種質資源存儲,以水稻類型種質100g為例,可以同時存放4萬份,能耗降低3/4?!睆埵缇f。
相較傳統種質資源庫,該種質休眠艙仿佛一個巨大的“魔力盒”,通過智能管理系統進行高效檢索和信息溯源,大幅提升種質及生物樣本的存儲質量、效率及安全。張淑君表示:“它的空間利用率提升1倍;自動化存儲操作過程零失誤,存取效率提升2倍;全流程信息數據化,數據完成率100%?!蹦壳?,智能種質休眠艙已在海南、云南等地投入使用,并進行持續(xù)迭代升級。
華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朝暉表示,華智生物始終堅持創(chuàng)新驅動,打造AI賦能的生物技術+數據技術融合技術路線,助推種業(yè)新質生產力發(fā)展。